以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每座城市都应认真对待街道
自西向东流淌在首尔市中心的清溪川,如今是热门景点,也是韩剧中都市男女的约会圣地。然而,二十多年以前,这个位置一直被清溪高架占据。
作为首尔市中心的交通要道,清溪高架曾是市内最拥堵的道路之一,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2003年,首尔市政府决定拆除高架桥,恢复清溪川,将之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数年后,河道沿途的宜人风景和滨水环境,令清溪川成为人气休闲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继而推动了周边商业、旅游、餐饮业的发展。
这是日前在“未来制造者大会·2024”现场,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与观众分享的诸多城市更新经典案例中的一则。通过清溪川改造前后的景观对比,直观地展示了将街道还给市民的必要性。类似的实践,在纽约、巴黎、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各大城市持续进行。
这场演讲最后的一个案例来自深圳蛇口,刘岱宗情绪突然有些激动,又用片刻时间克制泪水。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刘岱宗说,过去很多时候,他需要说服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而在蛇口社区无车日活动中,他看见自下而上的改变成为可能,许多人自发地与他站在一起,去展望和实现理想生活的目标:“他们在行动,自发地支持街道的更新。你会发现在中国,有人可以理解城市应当有街道生活,很多市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生活。”
拆掉高架,把街道还给行人
2017年,刘岱宗在一席的演讲《完整街道Street for All》以刷屏之势,将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这一行业问题带到了公众视野。在“未来制造者大会·2024”上,他带来了最新的观察和思考,与公众探讨如何找到适合中国乃至全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演讲中,刘岱宗重申了他的观念:街道为所有人而建。在他看来,现在的城市规划,过度以车为中心,忽略了人的体验:“城市的未来,也许不在于更多的车道,而在于更少的车轮。”
刘岱宗此次演讲的题目《和小汽车“抢街”:城市高速的死与生》源自两部城市规划相关著作。一部是出版于1961年,由简·雅各布斯撰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雅各布斯考察了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发现当时的城市改造计划非但无趣、不安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也是负面的,由此对当时主流的规划理念提出质疑,强调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指出市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推动城市发展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一部是珍妮特·萨迪-汗所著的《“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2007年,她成为纽约交通局局长,在任期的六年时间里,她争取到时任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的信任,推动纽约改变车道的功能和结构,将时代广场与百老汇大街公共空间改造为永久性的非机动车通行区,提升街区活力,成为全球街道更新的范本。
刘岱宗认同两位规划师的理念,并在演讲中通过对各国街道更新项目带来的变化,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在他所展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许多大城市的街道曾一度被小汽车占据,功能非常单一:开车与停车。改造之后,人们重回街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曾经遍布城市空间的停车场,逐渐被改造成为慢行休闲的街区,提升了城市的舒适度和宜居性,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上世纪,哥本哈根曾一度积极拥抱小汽车,今天已成为全球知名的自行车城市之一。尽管那里纬度很高,冬季漫长,市民仍然会选择使用自行车系统。为了邀请市民主动使用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上对自行车使用者友好。比如冬季街道上的积雪会在第一时间清理干净,上天桥时会有专门的自行车通道,垃圾桶都朝向自行车行驶方向,按照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规划“绿波”,便于自行车使用者畅通出行。
半个多世纪以来,与哥本哈根相似,全球范围内的大城市持续推动着更绿色、可持续的城市改造计划。1973年,阿姆斯特丹抓住能源价格上涨推出“无车日”活动,引导市民理性进行能源消费,经过长期普及教育,荷兰市民理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再如2007年开始建设、2011年完工的马德里河岸公园项目,这是一个由交通设施改造牵引,激发生态效益提升的范例,它通过城市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地下化改造,让曼萨纳雷斯河重新回归城市,继而带动岸线两侧公园建设以及城市空间更新,让市民理解了河岸的价值和重要性。
2022年,巴黎宣布“重振”香榭丽舍大街,计划包括减少一半车辆通行的空间,将道路空间更多地分给行人和绿地,建设更多林荫道改善空气质量,设计“植物休息室”为行人提供夏日纳凉空间。今年8月,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宣布,洛杉矶将在2028年举办一届“无车”奥运会,这意味着人们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才能到达所有场馆。为了做到这一点,洛杉矶正在建设交通系统,届时城市将需要超过3000辆巴士。
“抢街”,在中国成为一种可能
眼下,我们正站在重新定义城市发展的十字路口。近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在挑战“小汽车=发展”这一传统观念,拆除曾经象征现代化的高架桥,打造更具活力的城市街区。那么,中国城市是否也能摆脱对小汽车的依赖,探索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未来?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落地或开始这样的实践,来自政府、社区的力量正在汇聚。
刘岱宗演讲分享的最后一则案例是创办于2016年的蛇口社区无车日活动。这是一个由社区发起,致力于让城市回归社区,让街道回归行人的可持续公益行动。就在上月,第九届蛇口社区无车日启幕,一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
从活动日程中可以看到,它包含了从现实生活到未来展望等多个层面的策划,试图从观念上,为居民提供美好生活的想象,让居民参与街道更新,成为街道更新的主体。
比如通过封闭部分街道,将之打造成交流共享的游乐场,让居民体验无车环境,享受步行、骑行的乐趣;策划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街头艺术、社区剧场、环保集市等展现社区的多元文化;让居民在享受无车环境的同时,思考城市、街道、社区生活的不同面貌。活动期间,众多公益组织通过项目展示,让居民了解并参与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当中,与行业专家一同探讨社区规划、环境改善、儿童友好、无障碍出行、可持续生活方式等议题。
在刘岱宗看来,街道更新成本不高,核心在于改变人的固有观念,观念的改变是艰难的,这也是他不断通过宣讲将专业研究转译成公众语言,争取更多支持的原因。而今,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转变观念并为更理想的生活努力。这也是他在演讲最后情绪激动的原因: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上,有了更多同行者。
刘岱宗向第一财经表示,街道是开放且复杂的综合体,它的更新,背后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规划支持,比如清溪川更新项目,实际上是首尔公共交通系统改革的一部分。在中国,街道的改造设计到规划、市政、交通、园林等三十多个部门,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治理愿景,协同不易。
刘岱宗认为,街道是最重要的城市力量,街道更新是城市更新最重要的手段:“希望每一座城市都认真对待它的街道,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街道的功能。”在他看来,每个市民都是城市最重要的力量,也是“抢街”能否成功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做的是争取更多公众的支持,将城市的力量汇聚到同一个愿景之上,建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