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孙凤明专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孙凤明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孙凤明,1972年出生于河北盐山。分别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油画学会理事。现为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系主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要画展,部分作品获奖并被收藏。其中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祥和故园》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展进京作品。油画作品《静水》获“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佳作奖。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孙凤明: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伟大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根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信的源泉。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美术、美育有助于创造一个美的生活环境和美的社会氛围。它不仅起到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激发人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起到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灿烂丰富的文化艺术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作用。
《梅雨时节》150x12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孙凤明:任何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离不开滋养它艺术成长的土壤。优秀的艺术作品体现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我在创作实践中希望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当代油画艺术结合起来,并以当代的审美视角来展现中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园林之美。
《乐山乐水之一》150x15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孙凤明: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灿烂的艺术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审美体系。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的积累。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今天,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决不能因循守旧,只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当代社会相协调,才能真正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秋荷余香》150x11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孙凤明:赵无极先生曾说过“绘画的问题,是一种本身的需要,内心的需要”。因此美术创作的主题、语言、观念的选择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取向和个性特征。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加喜欢具有东方意象审美韵味的绘画作品。因此我希望我的作品除了具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外,还能够呈现出一种意象的审美韵味。我也深知将中国传统的意象审美精神和当代油画结合并非易事。我们的前辈林风眠、赵无极、吴大羽、吴冠中等先生在这方面都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艺术实践成果。因此在油画创作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也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静水》150x115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您在文章中描绘了园林的美与灵性,以及它所带给人们的空灵和宁静感。请问在您的绘画作品中,如何通过画面元素和调色来表达这种感受。
孙凤明:一幅作品要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效果和意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审美取向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我个人更喜欢安静的画,一是作画状态要静,二是画面效果也要静。在我的园林系列作品中很少添加人物也是为了营造一种宁静的画面效果。其实园林的主人建园的初衷也是为了寻找一方净土。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处有诗情,满眼皆画意。这也是我对园林的总体感觉和认识。画面采用一种灰绿色调,尽可能的消减色彩的对比度和饱和度,使得画面显得更加统一、和谐、安静。
《月牙泉》150x12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您在文章中提到,您希求在画面上留出大块的空白,以达到心物合一的境界。请问您如何在绘画中平衡细节描绘和空白区域的运用?这种平衡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是什么?
孙凤明:在西方绘画中一般是用虚实关系来增加画面的节奏感,很少空着画布不画。但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留白是很常见的,留白可以很好的调解画面的疏密关系,使画面更有节奏感。另外留白还体现着道家思想中“有”、“无”的相互转换,无即是有、有即是无。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只画一条鱼或一只小船,背景什么也没有,只是留白。但你会觉得鱼在水中游,船在水上行。这里的留白就很好的阐释了道家“有”、“无”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音乐中要有停顿的时候,画面也要有休息的地方。因此我将留白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希望让自己的作品欣赏起来更加轻松,也给观者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暖阳》150x12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孙凤明:近期我还是在延续我之前园林系列作品的创作,同时也开始尝试在作画时运用一些综合材料。关于未来自己的创作,我还是坚持将中国传统意象精神与当代油画相结合的方向。在绘画语言、审美趣味和材料技法等方面我也希望能有一些变化,因为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个人的审美取向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布罗茨基也曾说过“艺术最可怕的敌人是陈腐”。对于如何变化,我还是认为绘画是画家的内心需要,一切都要随心。当然我也会学习并借鉴其他一些画家的经验和技法。使自己的作品更加贴近时代,更好地表达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